歐洲從世俗的教會、莊園、邦國、城市到近代國家型態,又走了一段非常長的路。
古希臘羅馬的文明,是建立在資源流動的基礎上。
而中世紀的歐洲心臟,曾經是比東方落後的農業文明,因為當時太過濕冷的天候,無法產生太高的生產,除了不能支撐比較高的人口密度外,也難抵擋強大遊牧民族的侵擾,尤其是來自北方。
帝國崩潰後資源匱乏與商業聯繫管道的中斷,帶來更惡化的循環,也因此讓戰爭更為頻繁,但頻繁的戰爭反而促使技術發展可以傳播,並使族群與族群間有更進一步接觸的機會。
從16~18的三個世紀,由於早期冒險成功的經驗,海上交通的發達與貿易、征服所帶來的龐大利益,讓海洋逐漸取代陸地,變成資源的主要來源-相對取代歐陸的霸權。
中世紀歐洲的封建文明,大致從羅馬帝國滅亡到第十世紀,遊牧的生活,轉為以農耕為主要型態,從11~15世紀,世俗教會與封建主控制的莊園,又給歐洲人民帶來更黑暗的時代,16世紀隨著海外擴張,封建制度逐漸被摧毀殆盡,文藝復興與人文主義,讓人開始思考追求神的、公共的以及私人的協調與和諧,畢竟,內部的爭鬥,不僅破壞城邦的團結,也激起私欲膨脹,會使善良的行為變得邪惡,結果反而是最大利益命脈,都被一一的斬斷,這種狀況就像2012年的台灣。
歐洲在歷經二次世界大戰後,有很多領導人一直在思考整合這個問題-資源整合漸漸成為歐洲統一的誘因。
1951年4月,法國、德國、義大利、荷蘭、比利時、盧森堡六個國家,在巴黎簽訂「歐洲媒鋼共同體條約」,歐盟雛型開始出現。1957年,六國再在羅馬簽署「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」以及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條約」,一直到1993年「馬斯垂克條約」,將歐洲經濟體改稱歐洲共同體,因為歐洲整合,經濟如果沒有政治相助,則無從著力,畢竟經濟是政治的一環,就像政治脫離不了經濟一樣-歐盟於焉誕生。
迄今歐盟已經整合了27個國家,使用單一貨幣歐元的也有17個國家,如果無法度過歐債危機,離整合之路還相當遙遠的歐洲,一切又會回到原點。
筆者青年時,嘗讀史賓格勒(Oswald Spengler 1880~1936)「西方的沒落」(The Decline of the West),與湯恩比(Arnold Joseph Toynbee 1889-1975)「歷史研究」(A Study of History)兩大鉅著時驚為天人。
此二氏談到文明,論點大致相同,湯恩比說文明會歷經成長、茁壯、繁盛、與枯萎4個階段,史賓格勒則以春夏秋冬代之,與佛家所謂的成住壞空,基本上異曲同工。
但對另個問題,則一直深感困惑-歐洲在羅馬帝國時代,曾經大一統,但是為什麼後來四分五裂,而且最後可說是零零落落,從工業革命、資本主義興起,帶來的近代國家,乃至現在約莫五十個國家上下。
而中國歷經同樣的歷史變動,在多數時間裡,大抵上維持統一的格局,東西方後來發展殊途,主要的影響因素何在?
再回到歐洲,常會愕然發現個人主義與世界主義,表面上分道揚鑣,實際上又有頗多殊途同歸處,特別是當人類文明進入21世紀,在國際政治的思考上。
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的開卷語中說,天下合久必分,分久必合,在文明的指標中,追求的最大公約數,應該是人民的幸福,但真正分與合的關鍵何在?讓人們追求統一,就像追求獨立一樣的充滿熱情?
2012年10月12日,挪威諾貝爾委員會(Norwegian Nobel Committee),宣佈歐洲聯盟(European Union)獲得2012年諾貝爾和平獎。委員會表示:在超過六十年的時間,歐盟與其先驅在促進歐洲和平上取得重大進展,歐盟的工作代表國家之間的兄弟關係,這是世界和平重要的型態發展。
特別是在目前,歐洲陷入經濟困境與相當程度社會動盪的時刻,諾貝爾和平獎不啻是一場及時雨,讓歐洲整合在歐債危機瀕臨瓦解之際打上一劑強心針。
【2012-11-01 聯合新聞網】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