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每年花100億補強技職教育」,是馬英九總統2008年競選總統時提出的承諾,但教育部提出3年200億元技職教育再造計畫,卻因政府財政困難,到頭來只剩一年3億經費苦撐。政府重視技職教育,不能淪為口號。
跟一般大學比較,技職教育有如「二等公民」。頂尖大學計畫有年500億元預算,發展典範科技大學四年預計只投入80億元,經費還不一定全部到位。頂大計畫光是一所台灣大學一年就拿30億元,整體技職改造一年經費所有學校卻只有3億元,一個吃香喝辣、一個簞食瓢飲,教育資源分配如此不公平,也難怪家長和學生,一窩蜂要往條件最優渥的台大擠。
近來產學落差成為討論焦點,企業界抱怨「大學培育的人才不合用」,大學則抱怨「企業界的社會責任在哪裡?」人才培育產學雙方應該是「命運共同體」,雙方該好好坐下來共商解決之道。政府既已意識到問題的嚴重,若無法在預算上支持,如何展現解決問題的誠意?
再過5年,台灣出生人數可能比死亡人數少;到民國120年,台灣每四人就有一位超過65歲,我們實在沒有時間再抱怨,如果不趕緊提升人才競爭力,恐怕只能坐等台灣變成又老又窮的國家!